破伤风感染特征与破伤风类毒素(TT)IgG抗体
1.菌体介绍
1.1形成芽孢的粗大专性厌氧菌;
1.2革兰染色阳性 ;
1.3芽孢呈圆形或卵圆形;
1.4直径大于菌体,位于菌体中央,极端或次极端,
1.5菌体膨大呈梭状。
2.菌群分布:
2.1家畜和人的粪便中均可含菌,
2.2芽胞状态分布于自然界;
2.3灰尘、土壤中为常见,在土壤中生存数年之久;
2.4 寄生腐败物体;
2.5 铁锈利器
3.抵抗强度(芽孢型破伤风梭菌)
3.1土壤中存活几十年;
3.2煮沸l-3h才能死亡;
3.3 5%石炭酸经15min;
3.4 5%煤酚皂液经5h;
3.5 10%碘酊、10%漂白粉、30%过氧化氢经10min;
3.63%福尔马林经24h。
4.感染途径
4.1 皮肤或黏膜伤口;
4.2 外伤和烧伤;
4.3 不洁接生的新生儿;
4.4 手术器械消毒不严。
5.临床症状
5.1外毒素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暂时性功能改变;
5.2全身骨骼肌持续性强直和阵发性痉挛;
5.3重症患者可发生喉痉挛、窒息、肺部感染和器官功能衰竭。
6.防治措施
6.1及时发现伤口和处理伤口;
6.2彻底清除伤口处的痂盖、脓汁、异物和坏死组织;
6.3局部可用3%过氧化氢溶液冲洗;
6.4 抗毒素的应用,需在皮内过敏实验阴性方可使用,其目的是中和游离的毒素,所以只在早期有效;
6.5 控制痉挛,注意防治并发症;
6.6营养支持.抗生素治疗,对青霉素、甲硝唑等敏感 。
7.防制措施
2018年根据国内外破伤风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、受伤人群的类型、伤口的暴露情况和免疫预防误区等的研究达成专家共识,预防破伤风至关重要的措施是良好的伤口处理和免疫接种,是目前唯一可以用疫苗预防的非传染病。
7.1主动免疫
7.1.1注射TT破伤风类毒素疫苗;
7.1.2成人采用TT基础免疫通常需注射三次。首次在皮下注射0.5ml,间隔4~8周再注射0.5ml,第2针后6~12个月再注射0.5ml,此三次注射称为基础注射,可获得较为稳定的免疫力。以后每隔5~10年皮下注射TT0.5ml,作为强化注射,可保持足够的免疫力。具体接种程序参照下图1
7.1.3 婴幼儿和儿童遵循我国计划免疫规范规定的注射时间;
7.1.4创伤暴露后的患者及创伤高危人群如:军人、警察、军校和警校等院校在校学生、服刑人员、中学及普通高校大学新生、出国人员(尤其是去非发达国家旅游、工作人员)、建筑工人、野外工程作业人员(石油、电力、铁路等)、特殊爱好人群(潜水、旅游、户外攀登等户外运动爱好者)。
接种程序参照下图1
图1

7.2被动免疫
7.2.1 TIG(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) 为TIG(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) 有效预防时间为2一3周左右,只需要注射一次就可以放心了,无需做皮内过敏试验(价格100元左右);
7.2.2 TAT(马血清制备的破伤风抗毒素), 破伤风抗毒血清(TAT)是最常用的被动免疫制剂, 2~3天的有效预 防时间,所以有的需要重复注射,需要做皮内过敏试验;
7.2.3伤后最晚多长时间注射破伤风疫苗有为好呢?原则上要求24小时内必须注射。当有以上外伤的患者应尽早注射破伤风抗毒素,但是不管时间是否已经超过要求的时间,都应注射疫苗来预防,越快越好。
8 如何知晓免疫成功(IgG抗体)
众所周知,破伤风是目前唯一可以用疫苗预防的非传染病。检测人群是否疫苗免疫成功和抵御疾病发生的预见性,特异性IgG抗体浓度含量至关重要。 武汉生命科技根据我国计划免疫规范规定的免疫成功值和WHO立场文件推荐的IgG抗体最低保护滴度,设计生产的 “国械注准20173403196金标试剂,其操作简单、只需10ul末梢血,5-10分钟获得结果。适应各个人群。为你知晓是否对破伤风梭菌有抗病能力保驾护航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
